— 分享 —
— 收藏 —
编辑:唐宋小编 来源: 唐宋 日期:2025-04-01 浏览量:71
文章标签 聚焦
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可能颠覆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,导致全球贸易壁垒大幅增加。特别是对采用增值税体系的国家加征特别税,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分裂和国际贸易下滑。IMF预测,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使2025年全球经济产出减少0.8%,2026年减少1.3%。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长、高债务的困境。
出口导向型国家(如中国、东南亚国家)可能面临出口锐减、产能过剩等问题,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和失业率上升。以中国为例,若输美商品的平均税率突破45%,涉及90%以上的出口品类,机电产品、纺织品、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。
关税增加将直接推高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,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。劳动密集型商品(如纺织品、玩具)和高附加值商品(如机电产品、汽车)的价格可能显著上涨。高盛预计,这一政策可能导致2025年末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上升至3.5%,高于此前预测。
高盛将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从20%上调至35%。关税政策可能加剧通胀和消费者信心的恶化,进一步削弱美国经济的稳定性。企业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裁员和投资减少,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可能抑制消费支出,形成恶性循环。
企业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裁员和投资减少,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可能抑制消费支出,形成恶性循环。美国的就业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,失业率可能上升。
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平均税率可能突破45%,涉及90%以上的出口品类。机电产品、纺织品、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。中国钢材出口行业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,对美直接出口量虽占比小,但关税的增加仍会直接提高中国钢材出口到美国的成本,削弱了中国钢材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。
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因关税政策引发剧烈震荡,避险资产(如黄金)可能继续受到青睐,而风险资产(如股票、债券)可能面临更大抛售压力。中国资产市场可能受到短期冲击,但长期来看,国内经济的调整和转型将为市场提供新的增长动力。
中国可能加速推动“国内大循环”战略,减少对出口的依赖,同时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。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,中国需要保持冷静,积极应对,以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增长。
欧洲和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将调整经济政策,一方面象征性地与美国打打关税战,另一方面必须也必然调整经济整体和经贸格局,核心是压缩对美出口、同时压缩从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。
原先大的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大发展中国家,出口和经济整体将不可阻逆地继续下行,印度、越南、印尼、孟加拉国、墨西哥以及南美国家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。
加速推动“国内大循环”战略,减少对出口的依赖,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,拓展新的市场空间。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,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。
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,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损害长期经济稳定。美国需要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危害,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共赢。
加速区域经济合作,强化自身消费,调整经济整体和经贸格局,核心是压缩对美出口、同时压缩从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。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,其他国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,共同应对挑战。
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的全面实施,将对全球经济、贸易体系、供应链稳定性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尽管短期内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和经济放缓,但从长期来看,这一政策可能促使各国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合作,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。面对这一挑战,各国需要保持冷静,积极应对,以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增长。